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絲路藝術與考古專題
Art and Archaeology of the Silk Road 
開課學期
112-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藝術史研究所  
授課教師
林郡儀 
課號
ARHY7114 
課程識別碼
141 M167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3,4,5(10:20~13:10) 
上課地點
樂學205 
備註
「亞洲工藝」領域。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文化交流不論在博物館展覽或者學術研究上都是重要議題,絲路上的文化交流尤其引人入勝。本課程將由西元一至八世紀的東亞遺址和遺物出發,追索其與中亞、北亞相似遺址的關係,以探討絲路上的文化交流。課程包含授課教師講授、課堂討論,以及個人口頭與書面報告。

課程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為「緒論」(第一到第四週),首先在第一週介紹絲路研究背景、目前各大博物館的收藏及其他研究資源,也將一起思考文物歸屬議題。在第二和三週,以今阿富汗以及新疆地區的尼雅遺址作為實例,說明前一週所介紹的博物館藏品的部分出土地,同時介紹如何閱讀發掘報告。第三週則討論文化交流研究方法。目前討論文化交流的理論多由近現代世界文化交流出發,因此將在第三週簡介各理論並探討其在絲路文化交流上的適用性。也希望在整門課中,同學能時刻留意近現代文化交流與本課程所處的一到八世紀文化交流的異同,並嘗試尋找更合適的研究方法、取徑與理論。

第二單元為「遺物與遺址」從第五到第十三週,以大家相對熟悉的中國遺址與遺物出發,討論這些遺跡和絲路上其他地區的交流。第二單元的每堂課有兩個課程目標。首先是對遺址和遺物基本資訊的掌握,包含熟悉各遺址出土的遺物類型和風格、遺址重要性,以及學者針對這些遺址與遺物提出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針對各週介紹的遺物進行視覺分析。

第三單元為「專題討論」,從第十四週開始,每週以一類物質或主題進行跨越地理區域的討論,探討圖像、紋飾與技術在長距離交流上的可能媒介、動力與可能造成的意義轉變。


>>評量方式:
1.課堂導讀與報告:45%
2.課堂參與:10%
3.期末報告提案:10%
4.期末報告撰寫:35%

>>作業評分依據:
1.問題與觀點的創新性。
2.論證邏輯。
3.資料的蒐集與蒐集到的資料品質。
4.是否按照學術規範引用資料。

>>課程進度&週次
單元一:緒論
第1週(9/4):導論:何謂絲路?(課程概述、研究資源介紹)
第2週(9/11):阿富汗蒂拉丘地遺址:絲路上的金飾(展覽圖錄導讀:以阿富汗珍寶世界巡迴展為例、報告分配)
第3週(9/18):新疆尼雅遺址(出土材料搜集與發掘報告閱讀)
補第3週(9/23):補10/9: 參觀蒙藏文化館
第4週(9/25):如何討論絲路文化交流?(研究方法)

單元二:遺物與遺址
第5週(10/2):早期中國佛教圖像的製作與使用
第6週(10/9):國慶假期(於9/23補)
第7週(10/16):北魏平城的實力集聚:雲岡石窟與平城墓葬
第8週(10/23):絲路上的粟特人:葬具與葬俗
第9週(10/30):博物館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
第10週(11/6):唐帝國和周邊政權部族的交流1:帝陵與長安地區墓葬
第11週(11/13):唐帝國和周邊政權部族的交流2:長安城的宗教活動
第12週(11/20):新疆吐魯番墓葬
第13週(11/27):塔吉克彭吉肯特(Panjikent)壁畫

單元三:專論
第14週(12/4):絲綢之路上的紋飾與技術:織品
第15週(12/11):絲綢之路上的紋飾與技術:金銀器與玻璃器
第16週(12/18):期末發表



>>第1週(9/4) 導論:何謂絲路?(課程概述、研究資源介紹)
1.簡介:何謂絲路?何謂絲路與大博弈(The Great Game)?絲路的現代意義?
2.介紹研究材料
2.1. 各大博物館圖版資源、版權開放程度
2.2. 考古報告取得:中國知識期刊網、碩博士論文網、各重要考古期刊、出版成冊的考古報告
2.3. 重要叢書與期刊
2.4. 工具書與網路資源介紹


>>第2週( 9/11) 阿富汗蒂拉丘地遺址:絲路上的金飾(展覽圖錄導讀:以阿富汗珍寶世界巡迴展為例;報告分配)
指定閱讀:
1. 邵學成,〈阿富汗文物珍寶展的敘述方式:考古學藝術史進程為主要線索〉,《美術》,2018年01期,128-133。
2. Leidy, Denise. “Links, Missing and Otherwise: Tillya Tepe and East Asia.” In Joan Aruz and Elisabetta Valtz Fino eds. Afghanistan: Forging Civilizations along the Silk Road.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12, pp. 112-121.

參考閱讀:
1. Joan Aruz and Elisabetta Valtz Fino eds. Afghanistan: Forging Civilizations along the Silk Road.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12. (指定閱讀以外的章節)
2. Hiebert, Fredrik and Pierre Cambon eds. Afghanistan: Crossroads of the Ancient World. London: The British Museum, 2011.
3. Pak Young-sook. "The Origins of Silla Metalwork", Orientations. 19.9 (Sep. 1988): 44-53.


>>第3週(9/18) 新疆尼雅遺址(出土材料搜集與發掘報告閱讀)
指定閱讀:
1. Hansen, Valerie. “Chapter 1: At the Crossroads of Central Asia: The Kingdom of Kroraina.” The Silk Road: A New Histor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中譯:芮樂偉・韓森著(Valerie Hansen),吳國聖、李志鴻、黃庭碩譯,許雅惠審訂,〈第一章:在中亞的十字路口上——樓蘭王國〉,《絲路新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21,頁37-75。
2.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95MN1號墓地M8發掘簡報》,《文物》2000年第1期,頁4-40。
3. Tseng, Lillain lan-ying. “Decoration, Astrology, and Empire: Inscribed Silk from Niya in the Taklamakan Desert.” In Silk: Trade and Exchange along the Silk Roads between Rome and China in Antiquity, edited by Berit Hildbrandt & Carole Gillis, 82-94. Oxford: Oxbow Books, 2017.

參考書目:
1. 趙豐、于智勇主編,《沙漠王子遺寶 : 絲綢之路尼雅遺址出土文物》,香港:藝紗堂服飾工作隊,2000。
2. 馬承源、岳峰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絲路考古珍品》,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3. 侯燦,《樓蘭考古調查與發掘報告》,南京:鳳凰出版社,2022。
4. 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遺跡學術考察隊編,《中日共同尼雅遺跡學術調查報告》,京都市:日中共同ニヤ遺跡学術調查隊,1996。
5. 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遺跡學術考察隊編,《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遺跡學術調查報告書・第二卷》,烏魯木齊: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遺跡學術考察隊,1999。
6. 趙豐、齊東方,《錦上胡風——絲綢之路紡織品上的西方影響(4-8世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7. 國際敦煌項目搜尋功能:http://idp.bl.uk/
8. 大英博物館館藏搜尋功能: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


>>9/23參觀蒙藏文化館(因應10/9的彈性放假)


>>第4週(9/25) 如何討論文化交流?
指定閱讀:
1. 陳慧宏,〈文化交流研究入門介紹〉,《臺大東亞文化研究》,1期(2013),頁1-8。
2. 柯嘉豪著(John Kieschnick),趙悠等譯,〈導言〉,《器物的象徵:佛教打造的中國質世界》,臺北:遠足文化,2020,頁12-40。
3. Eerkens, Jemer W. and Carl Lipo. “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ory and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Providing Context to Understanding Variation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Material Cultur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15.3 (2007): 239-274.

參考書目:
1. 陳慧宏,〈「文化相遇的方法論」評析中歐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視野〉,《臺大歷史學報》,40期(2007),頁239-276。
2. 黃俊傑,〈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臺大歷史學報》,43期(2009),頁187-218。
3. Standaert, Nicolas. “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 CSRCS Occasional Paper 11. *中譯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著,劉賢譯,〈文化相遇的方法論:以17世紀中歐文化相遇為例〉,《清史研究》,2006年第4期,頁65-86。
4. Flood, Finbarr. Objects of Translation: Material Culture and Medieval "Hindu-Muslim" Encount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 edition, 2018.
5. 林聖智,〈導論〉、〈結論〉,《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1-20、309-318。

>>第5週(10/2) 早期中國佛教圖像的製作與使用
指定閱讀:
1. Wu Hung. “Buddhist Elements in Early Chinese Art (2nd and 3rd centuries A.D.).” Artibus Asiae 47.3-4 (1986): 263-352. *中譯:巫鴻,〈早期中國藝術中的佛教因素(2-3世紀)〉,《禮儀中的美術——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頁289-345。
2. Kieschnick, John. “Chapter 1: Sacred Power.” In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24-82.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中譯:柯嘉豪著(John Kieschnick),趙悠等譯,〈第一章:靈力〉,《器物的象徵:佛教打造的中國質世界》,臺北:遠足文化,2020,頁41-114。
3. 林聖智,〈由墓闕到浮屠〉,收於石守謙、顏娟英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臺北:石頭出版社,2014,頁127-167。

參考書目:
1. 李玉?,〈第一章:中國早期佛教美術:漢代與三國〉、〈第二章:佛教美術的開創:兩晉、十六國〉,《中國佛教美術史》(二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22,頁2-28。
2. Wu Hung. “Mapping Early Taoist Art – The Visual Culture of Wudoumi Daoism.” In 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edited by Stephen Little, 77-94. Chicago: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2000. *中譯:巫鴻,〈地域考古與對「五斗米道」美術傳統的重構〉,《禮儀中的美術——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頁508-485。
3. Howard, Angela. “Buddhist Art in China.” In China: Dawn of a Golden Age, 220-750 AD, edited by James C.Y. Watt, 89-99.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4.
4. 謝明良,〈三國兩晉時期越窯青瓷所見的佛像裝飾〉,《六朝陶瓷論集》,臺北: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06,頁229-276。
5. 宿白,〈四川錢樹和長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國南方發現的早期佛像札記〉,《文物》2004年10期,頁61-71。


>>第6週(10/9) 國慶假期


>>第7週(10/16) 北魏平城的實力集聚:墓葬與雲岡石窟
指定閱讀:
1. 宿白,〈平城實力的集聚和「雲岡模式」的形成與發展〉,《中國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頁114-144。*亦收入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頁176-197。
2. 林聖智,〈墓葬與佛教:重探北魏平城時期的屋形葬具〉,《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53期(2023),頁1-148。
3. Müller, Shing (宋馨, Shing Mueller). “Funerary Beds and House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 Early Medieval North China: Archaeological and Textual Evidence, edited by Shing Müller and Sonja Filip, 283-300. Harrassowitz, 2019.

參考書目:
1. 石松日奈子著,筱原典生譯,《北魏佛教造像史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請特別注意頁80-82, 110對雲岡石窟分期斷代的簡評。另請參考顏娟英,〈第七章:佛學藝術方法學的再檢討〉,《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的探討》,臺北:石頭出版社,2016,頁322-325。
2. 于春,〈論佛教考古研究中的「模式」〉,《西北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頁48-51。
3. 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4. 岡村秀典著,徐小淑譯,《雲崗石窟的考古學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
5. 張焯主編,《雲岡石窟全集》,青島市:青島出版社,2017。
6. 雲岡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編著,《雲岡石窟山頂佛教寺院遺址發掘報告》,北京 : 文物出版社,2021。
7.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雲岡石窟 : 西暦五世紀における中國北部佛教窟院の考古學的調査報告》,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雲岡刊行會,1952-1956。*京都大學提供線上公開載點:https://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dspace/handle/2433/139069
8. 常青,〈從炳靈寺169窟看十六國時期後秦長安佛教藝術及其影響力〉,《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頁69-92。
9. 鄭岩,《魏晉南北朝壁畫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10. Jeon, Ho-Tae. “Artistic Creation, Borrowing, Adapta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Koguryǒ Tomb Murals of the Fourth to Seventh Century.” Archives of Asian Art 56 (2006): 81–104.
11. 林聖智,〈第一章:發現圖像:沙嶺壁畫墓的啟示〉,《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頁23-74。
12. 向井佑介,〈墓中の神坐 : 漢魏晉南北の墓室內祭祀〉,《東洋史研究》,73期(2014),頁1-34。


>>第8週(10/23) 粟特人在中原:葬具與葬俗
指定閱讀:
1. 林聖智,〈第六章:葬具作坊的分化:康業墓與北周政治〉,《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271-307。
2. 畢波,〈焉耆七個星出土納骨器研究〉,《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印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頁45-52。
3. 宋馨,〈中國境內金屬下顎托的源流與演變——兼談下顎托與流域中國粟特人的關係〉,《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印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頁501-531。

參考書目:
1. 林聖智,〈第五章:展現自我敘事:北齊安陽粟特人葬具與北魏遺風〉,《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221-318。
2. 芮樂偉?韓森著(Valerie Hansen),吳國聖、李志鴻、黃庭碩譯,許雅惠審訂,〈第四章:絲路商人粟特人的家鄉——撒馬爾罕和粟特地區〉,《絲路新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21,頁147-181。
3. 榮新江,〈安史亂後粟特胡人的動向〉,《暨南史學》,2期(2003),頁102-123。
4. 森安孝夫,《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新北市:八旗文化,2018。
5. 康馬泰(Matteo Compareti),〈入華粟特人葬具上的翼獸及其中亞淵源〉,《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印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頁71-80。


>>第9週(10/30) 博物館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


>>第10週(11/6) 唐帝國和周邊政權部族的交流1:帝陵與長安地區墓葬
指定閱讀:
1. 林俊雄著,朱振宏譯,〈第二部:第十二章:中國的石像〉,《石人考古學:突厥遺緒與歐亞草原的世界》,新北市:八旗文化,2022,頁184-214。
2. 謝明良,〈第四章:唐三彩的使用階層與消費情況——以兩京地區為例〉,《中國古代鉛釉陶的世界——從戰國到唐代》,臺北:石頭出版社,2016,頁86-117。
3. Stark, Sören. “Aspects of Elite Representation among the Sixth- and Seventh-Century Türks.” In Empires and Exchanges in Eurasian Late Antiquity: Rome, China, Iran, and the Steppe, ca. 250-750, edited by Nicolas Di Cosmo and Michael Maas, 333-35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參考書目:
1. 林俊雄著,朱振宏譯,〈第一部:突厥的石人〉,《石人考古學:突厥遺緒與歐亞草原的世界》,新北市:八旗文化,2022,頁13-120。
2. 李在重著,拜根興等譯,〈統一新羅時代王陵前石人研究〉,《古代東亞交流史譯文集・第一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頁235-256。
3. 齊東方,〈唐代的喪葬觀念習俗與禮儀制度〉,《考古學報》,2006年第1期,頁59-81。
4. 妹尾達彦,〈生前の空間、死後の世界:隋唐長安の官人居住地と埋葬地〉,《文学部紀要・史学》,62期(2017),頁69-134。
5. 謝明良,〈第五章:唐三彩的區域性消費〉,《中國古代鉛釉陶的世界——從戰國到唐代》,臺北:石頭出版社,2016,頁86-117。
6. 謝明良,〈第六章:韓半島和日本出土的唐三彩〉,《中國古代鉛釉陶的世界——從戰國到唐代》,臺北:石頭出版社,2016,頁156-185。*請特別閱讀〈渤海三彩〉部分(頁179-185)。
7. 陝西省圖書館,《陝西省帝王陵數據庫》:https://www.sxlib.org.cn/dfzy/sxdwljgb/tddl/


>>第11週(11/13) 唐帝國和周邊政權部族的交流2:長安城的宗教活動
指定閱讀:
1. 顏娟英,〈第二章:武則天與唐長安七寶臺石雕佛像、第三章:唐長安七寶臺石刻的再省思〉,《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的探討》,臺北:石頭出版社,2016,頁83-126。
2. 肥田路美著,顏娟英、張名揚、曹德啟、郭珮君、曾堯民譯,〈第二部?第三章:則天武后的登基與寶慶寺石佛〉,《雲翔瑞像:初唐佛教美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225-275。
3. Wong, Dorothy. “Xuanzang and His Image-Making Activities Mass Reproduction and Materiality in Buddhism.” In Buddhist Pilgrim-Monks as Agents of Cultural and Artistic Transmission: The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rt Style in East Asia, ca. 645-770, 23-55. Singapore: NUS Press, 2018.

參考書目:
1. Shen, Hsueh-man. “Chapter 4: Replica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Buddhist Iconography.” In Authentic Replicas: Buddhist Art in Medieval China, 106-136.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9.
2. 森美智代,〈????共和????川流域出土?唐風石造?教彫刻〉,《帝京大?文化財研究所研究報告》,19期(2020):159-175。
3. 肥田路美著,顏娟英、張名揚、曹德啟、郭珮君、曾堯民譯,〈第一部?第二章:西安出土磚佛的情況與意義〉,《雲翔瑞像:初唐佛教美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49-84。
4. 大西磨希子,〈武則天與阿育王——儀鳳年間舍利頒布與《大雲經疏》〉,《古今論衡》,37期(2021),頁58-71。
5. 大西磨希子著,李孝峰譯,〈綴織當麻曼荼羅與唐王朝─—敦煌發現的宮廷寫經與諸州官寺制度〉,《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八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頁223-239。

>>第12週(11/20) 新疆吐魯番墓葬
指定閱讀:
1. 倪潤安,〈麴氏高昌國至西州時期墓葬初論〉,《西域文史(第二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頁15-74。
2. Skaff, Jonathan. “Sasanian and Arab-Sasanian Silver Coins from Turfan: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Local Economy.” Asia Major 11, no. 2 (1998), pp. 67-115.

參考閱讀:
1. 芮樂偉・韓森著(Valerie Hansen),吳國聖、李志鴻、黃庭碩譯,許雅惠審訂,〈第三章:中國與伊朗之間的中途點——吐魯番〉,《絲路新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21,頁111-146。
2. Selbitschka, Armin. “Astana, Jiaohe, and Other Turfan Cemeteries: The Movement of People, Ideas, and Objects in Gaochang Kingdom (442–640).” In Xinru Liu ed., The World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London: Routledge, 2022.
3. 劉安志,〈唐初西州的人口遷移〉,《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3期,頁301-321。


>>第13週(11/27) 塔吉克彭吉肯特(Panjikent)壁畫
指定閱讀:
1. Belenitskii and Boris Marshak, “The Paintings of Sogdiana.” In Guitty Azarpay. Ed. Sogdian Paint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13-77.

參考閱讀:
1. 盧湃沙(Pavel B. Lurje),〈片治肯特壁畫藍廳——魯斯塔姆英雄史詩〉,收於周天遊編,《絲路回音:第三屆曲江壁畫論壇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2020,頁163-170。
2. Marshak, Boris I. “Remarks on the Murals of the Ambassadors Hall.” Rivista Degli Studi Orientali 78 (2006): 75-85.
3. Azarpay, Guitty ed. Sogdian Painting.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除了指定閱讀的章節,均為參考閱讀,尤其是關於壁畫製作技術的部分)
4. Marshak, Boris. Legends, Tales, and Fables in the Art of Sogdiana. New York: Bibliotheca Persica Press, 2002.
5. 芮樂偉・韓森著(Valerie Hansen),吳國聖、李志鴻、黃庭碩譯,許雅惠審訂,〈第四章:粟特人的家鄉〉,《絲路新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21,頁147-182。


>>第14週(12/4) 絲綢之路上的紋飾與技術:織品
指定閱讀:
1. Rawson, Jessica. “Introduction.” In Chinese Ornament: The Lotus and the Dragon, 1-32. NY: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Inc, 1984. *中譯:〔英〕杰西卡?羅森著,張平譯,〈導言〉,《蓮與龍——中國紋飾》,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頁1-25。
2. Rawson, Jessica.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in Asia”. In Chinese Ornament: The Lotus and the Dragon, 32-62. NY: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Inc, 1984. *中譯:〔英〕杰西卡?羅森著,張平譯,〈第一章:亞洲的建築裝飾〉,《蓮與龍——中國紋飾》,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頁27-62。
3. Sheng, Angela. “Chinese Silks that Circulated among People North and West: Implications for Technological Exchange in Early Times?” In Silk: Trade and Exchange along the Silk Roads between Rome and China in Antiquity, edited by Berit Hildbrandt & Carole Gillis, 104-123. Oxford: Oxbow Books, 2017.

參考書目:
1. Rawson, Jessica. Chinese Ornament: The Lotus and the Dragon. NY: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Inc, 1984. *中譯:〔英〕杰西卡?羅森著,張平譯,《蓮與龍——中國紋飾》,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指定閱讀外其他章節)
2. 趙豐、齊東方,《錦上胡風——絲綢之路紡織品上的西方影響(4-8世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馬特巴巴伊夫、趙豐主編,《大宛遺錦: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蒙恰特佩出土的紡織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 Gasparini, Mariachiara. Transcending Patterns: Silk Road Cultural and Artistic Interactions through Central Asian Textile Imag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9.
5. 請熟悉正倉院線上資料庫的使用:https://shosoin.kunaicho.go.jp/search

>>第15週(12/11) 絲綢之路上的紋飾與技術:金銀器、玻璃器
指定閱讀:
1. Marshak, Boris I. “Central Asian Metalwork in China.” In China: Dawn of a Golden Age, 220-750 AD, Edited by James C.Y. Watt, 47-55.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4.
2. 安家瑤,〈絲綢之路上的玻璃器〉,收於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榮新江、羅豐主編),《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驗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頁1-12。
3. 謝明良,〈第三章:魏晉南北朝鉛釉陶器諸問題〉,《中國古代鉛釉陶的世界——從戰國到唐代》,臺北:石頭出版社,2016,頁54-64。

參考書目:
1. 齊東方,《唐代金銀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陝西歷史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究中心編,《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3. 鮑里斯?艾里克?馬爾沙克(Boris Marshak)著,李梅田、付承章、吳憂譯,《粟特銀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Rawson, Jessica. The Ornament on Chinese Silver of the Tang Dynasty (AD 618-906). London: The British Museum, 1982.
5. 謝明良,〈第六章:韓半島和日本出土的唐三彩〉,《中國古代鉛釉陶的世界——從戰國到唐代》,臺北:石頭出版社,2016,頁156-185。
6. Whitehouse, David. Sasanian and post-Sasanian glass in the Corning Museum of Glass. Corning, New York : Corning Museum of Glass in association with Hudson Hills Press, 2005.
7. 深井晉司,《????古美術?究:???器?金屬器》,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68。

第16週(12/18) 期末發表 

課程目標
期待課程結束後,學生能夠達到以下目標:
1.認識本課程討論之遺址與遺物和其所處的歷史與社會背景、了解目前學界研究成果,並且從中提出新的研究問題。
2.掌握文化交流研究方法,並且有能力洞察學者討論文化交流時的前提假設。在本學期中以每週的實例思考各理論與研究方法的適用性與限制,並拓展其他可能性。
3.學習分析、比較遺物與遺址的能力。要能探討是獨立發明,或者可能有文化交流,並清楚解釋自己如何判別。
4.增進口頭與書面報告能力。
5.學習搜集與閱讀考古報告,從中取得需要的資訊,以在期末報告中回答自己提出的研究問題。
6.掌握國際學界對絲路研究的動向,並拓展國際視野。 
課程要求
課程進行方式以同學報告和討論為主,教師講授為輔。前四週由教師導讀,從第五週開始,每堂課由同學或教師導讀一到兩篇當週指定閱讀(報告長度與次數請參閱「報告要求」)。導讀結束後進入討論時間。討論材料以文章內容和教師準備的圖版為主。討論主題包含對出土的佛教造像、器物(金屬器、玻璃等)、壁畫、織品等遺物進行視覺分析、由材料出發回應當週閱讀,並且一起探索其他議題。
期末報告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對同學撰寫碩士或博士論文、投稿期刊,或者就業的應徵資料有所幫助。因此提供同學展覽策劃與專題報告兩種選擇。

報告要求:
1.課堂報告與導讀:45%
次數:原則上每位同學一學期需要報告一個遺址(40分鐘左右)+兩次導讀(每次導讀一篇指定閱讀,每次25分鐘左右)。
文章選擇:導讀中必須有一次以上為英文文章。
請嘗試在導讀中回答下列問題,並以PPT呈現:
A.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
B. 作者對自己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C. 作者用什麼材料支持上述答案
D. 作者如何處理材料? (例如:拿哪些材料比對?對哪些面向進行比較?)
E. 列出自己閱讀時覺得困惑的段落
F. 作者的觀點能說服您嗎?為什麼?
G. 其他想分享的觀點

2.課堂參與:10%
當週未報告的同學請在閱讀指定閱讀時思考上述問題,並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

3.期末報告提案:10%
3.1. 書面:條列出暫定題目與15筆參考資料
3.2. 口頭:在期中以10分鐘左右分享構想

4.期末報告撰寫(依提案時的選擇進行):35%
4.1. 展覽策劃(評分依據:期末報告20分鐘、含專論的展覽手冊一本)
4.2. 專題報告(評分依據:期末報告20分鐘、含註腳8000-12000字以上的書面報告一份)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基本參考書目(按課堂使用順序排列):
*請隨時翻閱以掌握遺址遺物的時空座標以及製作和使用的基本歷史脈絡(各週指定閱讀與參考書目請見授課進度表):
1.Hansen, Valerie. The Silk Road: A New Histor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中譯:芮樂偉?韓森著(Valerie Hansen),吳國聖、李志鴻、黃庭碩譯,許雅惠審訂,《絲路新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21。
2.李玉?,《中國佛教美術史(二版)》,臺北:東大出版社,2022。
3.Kieschnick, John.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中譯:柯嘉豪著(John Kieschnick),趙悠等譯,《器物的象徵:佛教打造的中國物質世界》,臺北:遠足文化,2020。
4.Watt, James C. Y., et al. China: Dawn of a Golden Age, 200–750 A.D.,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2004.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授權全文下載:
https://www.metmuseum.org/art/metpublications/China_Dawn_of_a_Golden_Age_200_750_AD
5.Yang Xiaoneng ed. 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s Past - Chinese Archae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6.Juliano, Annette, Judith A. Lerner. Monks and Merchants: Silk Road Treasures from Northwest China. New York : Harry N. Abrams with the Asia Society, 2001.
7.Litvinsky, B. A.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 3, The Cross Road of Civilisations.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UNESCO授權全文下載: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04612
8.世界美術大全集編集委員會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京:小學館,1997-2001。
9.《????教美術論集》,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17-。

網路工具:
1.世界各大博物館網站: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與大英圖書館、俄羅斯聖彼得堡State Hermitage Museum, 日本國立博物館統合檢索系統(Colbase)
2.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東京文庫所藏貴重書http://dsr.nii.ac.jp/toyobunko/index.html.ja
3.國際敦煌項目的線上資料庫http://idp.bl.uk/
4.中國知網(cnki)、萬方、讀秀
5.JSTOR
6.全球博碩士論文資料庫: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7.重要期刊請搜尋 A&HCI目錄

指定閱讀:請見〈課程進度&週次〉的各週指定閱讀。會依教學需要調整。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